穷人家的房子没有多么坚固,万一被雪压塌了,那可不是单单损失财产的事情了,还有可能一不小心要了命。

除了这样的危机之外,天冷的时候,烧炭也容易发生意外。

纪墨为此,特意制作了铁皮炉子,连了个木质的排烟管道出去,安全性增加了,取暖的效果也更好了,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,把衣服放到炉子旁边儿,不必直接挨上,就在附近就可以了,等到天亮的时候拿过来穿起来,暖融融的,真的是不必羽绒服逊色。

说到羽绒服这样的利器,纪墨是想过要自己制作的,但那些鹅绒鸭绒的,委实不太好收集,古代少有人大规模养这些东西,都是自己家养上那么几只,不是为了吃蛋就是为了吃肉,拔下来的羽毛,可能还能做成鸡毛掸子,可那些风一吹就飞的细绒,就没有多少人收集了。

纪墨还想过挨家挨户地去买,可这种东西,多少钱买合适呢?给得少了,人家懒得费那个劲儿,给得多了,自己好像一个冤大头。

也就是李寡妇比较配合纪墨的想法,愿意帮纪墨留意一下,几年时间满满积攒下来,才有了一个麻袋洗干净也晾晒干净的绒毛。

到了衣裳的裁剪制作上,纪墨又把事情交托给了李寡妇,把那一麻袋的羽绒分成了两份,一份给祝容做个坎肩,一份留给李寡妇,让她做个半臂短袄。

过年的时候,李寡妇把给祝容的那个坎肩送来了,纪墨一看就知道,其实里面的羽绒只多不少,看着就厚实,全是李寡妇的心意。

祝容却只念纪墨的这份孝心,纪墨怀疑,自这一年开始免了那一刀,恐怕就是因为这个了。

天长日久,就是颗石头心,也该被熔成水了。

纪墨私下里又给李寡妇帮了些忙,把自家做的炭分过去不少,他本来做得就多,考虑着要给李寡妇还人情,有充足的余量,这也无需经过祝容的同意,他把木炭装筐,给李寡妇挑过去就是了,连那铁皮炉子,也专门给李寡妇家安好了,告诉她一些使用要点,又得了对方制作的过年用的各种零嘴儿,她像是把纪墨当小孩子一样,总是给准备那些带糖的点心给他。